幸福生活呼喚陽光心態(tài)
盧梭曾告誡我們:“在人類的一切知識中,對我們最有用而知之最少的是關于人類自身的知識。”不了解太空中的銀河,你也可以生活得不錯,但是,不了解自己真正內心的需求,你卻很難生活得有質量。“幸福”是一種感覺,它就存在于我們心中,幸福的感覺需要我們用陽光的心態(tài)去喚醒、去發(fā)現、去體會。若能做到以下幾點:
一、舍得放下
“舍得”從字面上來講:“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舍得放下“有兩個層次的意思:一要舍得放下已經取得的成功,這樣才會再接再厲、繼續(xù)前行,繼而取得更大的勝利。二要舍得放下曾經的失敗體驗,這樣才能走出心理的困境,繼而以積極態(tài)度重新開始。放不下人生中的失敗經歷,對曾經的失敗耿耿于懷,就會活在深深的自責中,放不下人生中的諸多煩惱,集結于心中必然轉換成怨氣,發(fā)泄怨氣不僅傷害自己也常常傷害到別人。壞心情趕不走,好心情如何留得住?舍得放下是一種心境,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品格。
二、享受過程
常常念叨一句廣告詞“人生是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旅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我們不能伸展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生命中經歷過的點點滴滴:苦也好、甜也好累也好、閑也好,都是拓寬生命的元素,是人生的長河里閃亮的珍珠。因此,生命的意義在于享受過程,而非比拼結局。曾經經歷過、用心體會過,就是好的。
三、仰望星空
西方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值得敬畏,那就是頭頂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是的,我們有多久沒有仰望星空了?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心思靜下來仰望星空。我們的內心沒有留下一方純凈的星空讓我們敬畏。
四、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就是要拋開對未來的恐懼。昨天已逝、明天未知,只有活在今天最有意思。。因為活好今天就能預見一個燦爛的明天。 “活在當下”就是要珍惜現在。“就是要做好你現在做的事、善待和你在一起的人、珍惜你現在正擁有的時間。
五、切忌攀比
人們常說的“人比人、氣死人”。因此,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和別人攀比。如果真要比較就跟自己比,設定的目標和自己的能力素質比較。目標定得過低則讓人頹廢、不思進取,常常因取礙一點小小的成績而沾潔自喜,長此以往,易使人心胸狹隘、錙銖必較,終日患得患失,目標定得過高則讓人易受打擊,常覺壯志未酬、雄心未展,常常因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而苦悶抑郁,遠大理想成為幻想,成其身心健康的嚴重拖累。
六、寵辱不驚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想想那如意的一二事,忘卻煩惱,忘記不快。”這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人生的道路不是一面平靜的湖水,而是百轉千回的河流,有時安靜、有時激越。不論何事,只要我們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就能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從容,不論何時,只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我們就能耐得住寂寞、頂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人生的步子才能邁得更穩(wěn)。“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得寵不驚,不得意忘形、目中無人;受辱不驚,不方寸大亂、自暴自棄。對待工作,要學孔子——要有“入世”的努力精神.對待成績,要學莊子——要有“出世”的瀟灑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