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三作文 >

懷念二哥

當我現(xiàn)在提起筆來寫這篇短文時,真是思緒萬千,不知從何寫起。也許人到世間,應該是有享受快樂同時也有經歷痛苦二者兼有的,但是二哥似乎一生都是在痛苦的深淵里掙扎著。他也曾跟命運不止地抗爭過,但是還是沒有經得住病魔的摧殘,撒手而去了。九月十八日晨五時左右接到大哥從新疆打來電話告知二哥已經不在了的消息,悲痛欲絕?;叵肫鸲绲囊簧?,可能只能用悲慘二字概括。他所經受的苦難,大概是人間所少見的。他一生中走過了四十四個春秋,可是在病榻上就躺了二十三年。也許從一開始躺著不能動時他就已經知道自己成了家里的負擔,一切都要求之于別人了,但是他硬是憑著對生活懷著的一絲希望,憑著對人間冷暖的一點眷戀,憑著對自己命運的不堪屈服,支撐著生活了這么年,這也許是個奇跡,我也很佩服他的這種不屈精神,對生命的不輕言放棄,就象一盞油燈,直到最后油干燈盡。

如果要說二哥的生平,大概是生不逢時吧。他出生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一九六七年,當時全國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接著是十年的內亂,全國人民都在忍饑挨餓,更不用說我們這個地處西北黃土高原,自然環(huán)境惡劣,土地貧瘠,交通閉塞的農村。聽二哥說他剛出生時就掙扎在不能吃飽飯的生活當中,以后隨著老三和我的出生,家里的負擔就越加沉重了,也就更加揭不開鍋了。可是父母還是硬是把我們養(yǎng)活下來了,還要下決心要供我們上學成才。就這樣二哥承載著家中的期望,在學校里寒窗苦讀,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家中也曾以他為驕傲,他是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績考到初中的。但當全家的希望寄托于他身上之時,家中的生活卻日漸艱難了。我們弟兄四人都在上學了,家里吃飯的人多而勞力少,當時全國的經濟也處于癱瘓,父母已無力支撐起這么一大家人的生活了。二哥進入中學后,經常是無法填飽肚子,身體狀況很差。學校的條件極差,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季,全班男生一個大宿舍,在這么嚴寒的北方,沒有任何取暖設施,宿舍的大多數(shù)窗戶和門也破碎無錢修補,在刮風下雪天,學生們只有靠自己體溫取暖了。而當時我們家條件更差,二哥的衣服和被褥太單薄了,在他上中學的第一個冬天他就得了風濕性關節(jié)炎,兩只腳腫得很高,被我大哥從學校背回了家。從此以后,二哥的一生就被這種病魔摧毀了,直到抱著遺憾和傷悲離開了這個曾讓他滿懷希望的人間。

當我寫到此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了。因為二哥是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他在家里短暫地休養(yǎng)了一段時間,沒有怎么好好的求醫(yī)問藥,就重新背上了去中學的那套薄薄的被褥,繼續(xù)試圖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然而命運并不怎么憐憫他,雖然他的學習成績還是很好,他的病痛卻在日漸加重地摧毀他的身體,以致于最終破滅了他的理想。他的雙膝關節(jié)逐漸不能伸直了,雖然他最終上到了高二,但嚴重的病痛還是讓他徹底躺在了床上,而且一躺就是二十三年。躺在了床上后的生活當然只有靠父母了,也依賴了一陣兄弟,侄子,侄女等親屬。這么多年的人生他是靠什么精神力量支撐著自己?他的內心的容忍度可能已發(fā)揮到了極限,因為他多么想自己站起來,多么想自食其力,多么想能有自己一片小小的天地,多么想體驗成功的喜悅。然而一個最普通人成家過日子的生活他也沒有做到。他多么希望奇跡能夠發(fā)生,自己能重新站起來,以致于拿起了醫(yī)書。也許這些醫(yī)書幫他實現(xiàn)了一點自身的價值,曾有許多人向他求醫(yī)。他托人為他購得的那些中藥或西藥還是沒有在他身上起效,而且由于長期臥床,發(fā)生了嚴重的骨質疏松,到2003年發(fā)生了骨折,這次身心遭到了最嚴重的打擊,曾一度使他想到過放棄一切。在這種內心的煎熬的痛苦中,他還是選擇了忍受,接受了命運的懲罰。因為他多么想不愿離開他所關心的那些人,他多么不想離開這個有喜又有憂,有恩也有怨,有冷也有曖,有成也有敗的人間。抱著這么一點對人間的留戀,他在痛苦的深淵里度過了自己最后的幾年,竭盡全力地為他人著想,表面上不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的痛苦。事實上這后來的幾年我由于長期在外工作,并沒有仔細看見過他傷肢是如何的慘不忍睹,每次回家后他也不讓我看,只是這些年讓父母百般操勞了。聽說他在最后的幾天,下肢已嚴重潰爛,但仍思維清楚,關心每一個親人,希望他們都能過好。鳥之將亡,其言也悲,人之將亡,其言也善。嗚呼!悲哉!痛哉!

二哥走了,走完了他可悲可痛的一生,他生前是不相信有所謂來世的,但此時我希望他臨走前能放棄他的一些思想,因為他的一生是帶著遺憾走的。但愿他能相信還有未來,還有來世,他一定會重振希望,完成他這一生所沒有完成的一切。

                                                                     公元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