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一直接觸著有關善的句子,“人之初,性本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那時年幼的我們,懵懂,但心中卻因此確定了一種觀念:我們要做“善”人。那么,善究竟是什么呢?
我想,善就是一種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的情懷,是人的本性的發(fā)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當在心中默默誦讀這古老而親切的字句時,一股暖流便會誦上心頭,而后溫暖著每一寸肌膚。當二千多年前的先人讀到這一句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想必也是和我一樣的溫暖吧。這,便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情懷,這,便是善。
因為善,所以我們感同身受。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我們推己及人,心生憐憫。當看到街頭有衣令無著,孤苦伶仃的乞丐,我們便會心生不忍,因為我們有善;當看到枝頭上因失去幼鳥而凄慘鳴叫的母鳥。我們便會心生同情,因為我們有善;當看到他人身陷泥沼,無法自拔,我們便會伸出幫助之手,助他人一臂之力,因為我們有善……
善,是一種本性,發(fā)于內(nèi)而形于外,不是假慈假悲,更不是故作姿態(tài)。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善,都會有惻隱之心,即使是那些眾人眼中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會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時候。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其心中有善才會一念成佛。
而古往今來的那些仁人志士,則是將推己及人的情懷發(fā)揮到了極致。“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又是一種多么博大的胸襟!這,便是一種大善,將個人的喜怒哀東置于天下之后,以天下憂為憂,因天下樂而樂,這樣的氣概,這樣的情懷,皆出自于內(nèi)心的根本——善。
因為有善,孔子才會有“苛政猛于虎”的憤怒;因為有善,孔子才會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慨;因為有善,孔子才能真正成其為孔子!是善,成就了一代儒學宗師。
因為善,我們才會感同身受;因為善,我們才會推己及人;因為善,我們才能成其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