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常有人因膽小而遇事畏縮不前,就像本篇中作者一樣,寧在懸崖上待一夜也不愿往前一步,生活就是如此有勇敢、誠實、堅強(qiáng)相反也有懦弱、謊言和懦弱。
本篇課文主要分三部分:第1至15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16至22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我和小伙伴一起爬崖遇險的經(jīng)過;第二部分寫我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一步一步地爬下懸崖,脫離危險的經(jīng)過和心里的感受;最后一部分則是點題議論,讓我感悟到人生哲理。
本文用了好幾處心理描寫。如“蹲在小山道上,心驚肉跳,盡量往里靠。”細(xì)致而又微妙地寫出了我在爬上懸崖后的心驚肉跳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伸出腳去探那塊巖石。”這句與前一句照應(yīng)。先是心驚肉跳,后是慢慢地跨出一小步,說明作者從性格上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懦弱到變得勇敢。
“來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里對我叫喊到:“別做膽小鬼。”我聽到了杰里和我父親的聲音。從這兩處可以看出杰里是一個勇敢的、關(guān)心別人的人。而從“杰里看來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中可以看出,他又是一個沒有主見、意志不堅決的人,而父親卻非常的熱愛,還是一個教導(dǎo)有方的人,值得稱贊他是一個好父親。
父親看到自己的孩子爬在懸崖上不敢下來,不是用自己的雙手把孩子抱下來,而是引導(dǎo)我,讓我有自我脫險的勇氣和信心。第21自然段中,“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作者沒有用踩或踏而是試探。這個“探”字用得妙,既能透露出我不敢大膽邁步又表明了我的膽怯和小心,而踩踏卻不能表現(xiàn)出作者當(dāng)時的心情。
作者莫頓。亨利在第22自然段中說:“這是我永遠(yuǎn)忘不了的經(jīng)歷,”是因為這次歷險讓作者經(jīng)歷了信心與勇氣的考驗,并且讓作者而終身受益,還用這句話結(jié)束了對以往人生經(jīng)歷的講述。
最后點題議論作者經(jīng)理過此考驗后所得到的人生哲理,并且提醒自己不要想著眼下的巖石,而是要著眼于最初的一小步。
題目則有深刻的含義。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有信心,從腳下做起,克服一個個的小困難,最后戰(zhàn)勝大困難。
作者:劉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