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立在今日的門檻,回首昨日往事,歷歷在目。我深信在這個博愛泛濫的世界里,就算在刻骨銘心的事也會隨著細(xì)水長流的日子如泡沫消散般淡忘、褪色。而那老人的事跡卻如深入骨髓般深刻,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她微傴僂著腰,步伐帶點拖沓,在一個個巷口搜尋著,叫喊聲傳遍每個角落。大家都認(rèn)識她——名為潘菊,我們都叫她潘老太。年逾花甲的她雪鬢霜鬟,講一口濃重的信宜口音。聽說她是為了方便孫子上學(xué),才攜老帶幼地來到這個交通發(fā)達(dá)的鄉(xiāng)鎮(zhèn)??扇f萬想不到,暴風(fēng)雨就這樣悄悄降臨了,幾年前,她的家人乘車回鄉(xiāng),不幸遭遇車禍而全喪生在這場災(zāi)難里,只剩她孤苦伶仃。舉目無親的她唯有靠收廢品為生,一窮二白的。
每個周末,無論是頂著毒辣辣的太陽還是迎著沉甸甸的狂雨,她都鍥而不舍地上門收購廢品。每次來她都推著一輛殘破不堪的三輪車姍姍而過。“賣廢品咧!”聽人一喊,她就手疾眼快的跑到聲源處,笑容可掬地彎著腰將廢品一捆捆搬出,再稱量。與常看到的商販那高翹起的秤桿不同,她的秤桿總是下垂,秤砣幾乎都要滑下來,這樣就能稱重點。完了,她會讓你算算總賬,就從不多疑地按你提供的價格付賬。偶爾,有些零頭,大家說算了,她卻像頑皮的孩子般固執(zhí),硬要掏出大把碎錢一一付清。
有時,她會喜上眉俏地告知我們,廢品價格又漲價了。有時,她也會神色黯然地說,最近廢品跌價,仿佛莫名損失的是她自己。其實也沒人在意這點錢,而她卻至終不渝,如星辰日起日落般告知我們。也有時,她會略顯小氣。那次,我將一些書和廢紙賣給她,她大費周章的把夾在廢紙的書挑出單獨放好。唉!我不耐煩地問:“書和廢紙的價格相差不多,有必要分得這么仔細(xì)么?”她只是一笑置之,沒有回答。
直到那次機(jī)緣,我隨一個信宜同學(xué)來到了她的家鄉(xiāng)——合水鎮(zhèn)。她帶我探訪村里的貧困孩子,其中有個叫小芳的女孩。她熱忱地帶我到她的家里玩,令我驚訝的是原來在21世紀(jì)里,還有這么貧窮落后的暗角,家徒四壁,空空如也。除了應(yīng)有的鍋碗瓢盆,幾張殘舊的小木凳,最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這間小屋的就是那一筐擺放的有條不絮的書籍,琳瑯滿目的多,讓人應(yīng)接不暇。如饑似渴的好奇心驅(qū)使著我走了過去。咦?怎么有本書似曾相識,哦!原來是我上次賣掉的書。“這書是何來的?”心中的疑問也隨口而出了。“是村里的潘奶奶常收購舊書,再送給我們這些買不起書的孩子,她告誡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有能力的時候再幫助更多的人。”看到她眼里的崇敬與愛戴,我忽然不敢再直視她那明亮的雙眸。她這句話綸音貫耳,如悶雷在我耳邊咆哮,如潮水在我心巢翻騰,讓我久久不能動彈。更讓我妍媸畢露,一絲絲羞愧,如線如網(wǎng)緊緊地包圍著我、吞噬著我。
我恍然大悟,為何老人每次都將書挑出來。受人玫瑰,手有余香。她雖然遠(yuǎn)離了故鄉(xiāng)的青磚黛瓦,遠(yuǎn)離了家鄉(xiāng)的迂回巷陌,但還心系著孕育她成長的搖籃。風(fēng)燭殘年的她收起自己的坎坷與不幸,將希望的光輝撒向子孫后代,那是一顆權(quán)勢、地位都不能與之媲美的熱心。比起那些世態(tài)炎涼的人,或許老太太才是真正富有的。我仿佛嗅到舊書里洋溢出來的韻味和感受到那炎熱燙手的溫度。
老人的事跡就如夏天的風(fēng),瑟瑟地在我的青春里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