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賈府”
對于我國的偉大名著《紅樓夢》,我想大家并不會陌生。在這里我想談的是賈府中的三位不俗的女子:王熙鳳、薛寶釵、林黛玉。
說到王熙鳳,我想只要是讀過《紅樓夢》的人沒有人不知道這個“風(fēng)辣子”。不錯,她的確很“辣”。在書中她可以說是一個反面人物,她在賈母面前裝乖逗笑,在下人面前兇神惡煞,所以她雖然表面上很風(fēng)光,但背后常被人咒詛。把她說成不俗也許不太恰當(dāng),但她的確不一般。雖然她貪財,但她一個不認識半個字的柔弱女子卻將碩大的榮、寧兩府管理得井井有條,這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的確毒辣,她表面滿心歡喜將尤二姐迎進門,事后卻又設(shè)計將她逼死并乘機陷害秋桐,這一切做得天衣無縫也非平凡女子所能為的。所以無論是她的管理能力還是她的狠毒,她都可以算得上是不俗。不僅僅是在賈府中如此,在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如果說王熙鳳是十足的反面人物,那么在曹雪芹的眼中薛寶釵就是八分的反角。薛寶釵的確是個不俗的女子,她才貌雙全。她為人處事謹小慎微,處處留心。也許正因如此,她在許多人眼中就像牡丹一樣高貴、典雅。正如湘云所說“也只有這牡丹才配得上她。”黛玉也說:“我哪敢挑她的不是呀。”按理說這樣一位德才兼?zhèn)涞钠媾訉氂駪?yīng)是求之不得,但他為什么卻對寶姐姐無甚好印象呢?原因是,寶姐姐曾勸過他“專心讀書以便日后考取功名”,正因此寶玉認為:一個潔凈的姑娘家怎么也往這些世俗之事上鉆呢。我想寶玉對于寶釵的不愛還由于寶釵的心計。在她偷聽了小紅與另一個丫頭的對話后卻裝作與顰兒捉迷藏,最終將責(zé)任都推到了黛玉頭上,以至小紅一頓抱怨:“若是被寶姑娘聽了倒好,可林姑娘的心最細,話最尖,卻被她聽了,這可如何是好!”使得黛玉受了一場不白之冤。為了贏得寶玉之心,她造出了“金玉良緣”之說,以至間接逼死了林妹妹。最終寶玉做了和尚,她的一生也可謂是坎坷不平了。有人曾把寶釵與曹操相比,稱她為賈府中的“梟雄”。可曹操是為了一統(tǒng)江山成就霸業(yè)而成為一代“梟雄”,但寶釵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那一廂情愿的愛情嗎?對此我們不得而知。
我想說黛玉不俗,該無人反對了吧。說她不俗并非因書中說她是仙界奇葩,只因她的“貌若西子勝三分,心較比干多一竅”。正如寶玉初見她時一樣,黛玉的“兩彎似蹙非蹙捐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黛玉的性格在賈府中很突出,她不被世俗所束縛,她的詩的精彩也因為那是她的肺腑之言,她的詩雖沒寶釵的大氣,但卻不失她的靈氣與雋秀。我想黛玉的靈氣在賈府中是無人可比擬的。但也許有人會說,“她小心眼,動不動就哭,全然沒有寶釵的顧全大局”。也許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她在賈府中人緣不甚好。我要說的是正是她的“小心眼”“愛哭”才體現(xiàn)了她的直率與不屈。因為她的直率與不屈,所以她從不隱藏,誰不好她就說,如果心里不舒服就哭出來,在那樣的社會,這樣的直言不諱、喜怒無常當(dāng)然是不受歡迎的。我想寶玉愛的也正是她的這一點,在賈府中,他們可謂是天設(shè)地造的一對。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他們同樣對功名利碌不屑一顧,他們同樣不被封建禮教所束縛,他們互相愛慕。但這一切的一切都被王熙鳳的“妙計”與薛寶釵的插足而毀了。最終黛玉抱怨而終,一個有著水的靈動的女子就這樣隨水流逝。在寶玉與寶釵的新婚之夜,她帶著怨恨離去,正如她自己所說“儂今葬花人笑癡,它日葬儂知是誰”。黛玉的死留給我們太多的遺憾了,真想隨她而去。
這就是我所要說的賈府中三位不俗的女子,她們各有各的特點,她們的性格迥異。我想所有讀過《紅樓夢》的人都不會忽視這三位奇女子,對她們的評價也一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我而言,相對于前兩位,我更欣賞充滿靈氣的黛玉,也許我是隨了大流,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當(dāng)我讀了《紅樓夢》之后,我就再也無法忘記這個猶如神仙下凡的林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