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jì)初葉,美國史古脫紙業(yè)公司的一大批紙,因運送過程中的疏忽,造成紙面潮濕產(chǎn)生皺折而無法使用。有人建議將紙退回供貨商以減少損失,這個建議獲得大多數(shù)人的附議。
公司負責(zé)人亞瑟·史古脫卻不這么想,他認為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失而造成別人的負擔(dān)。但這批紙放在倉庫中實在讓他大傷腦筋,他一直想著怎樣去利用這批旁人眼中毫無用處的瑕疵品。
經(jīng)過了好一陣子的思考與實驗,最后他想到在卷紙上打上一排排小洞,變成容易撕下成一小張一小張的。
史古脫將這種紙命名為“桑尼”衛(wèi)生紙,賣給火車站、飯店、學(xué)校等放置于廁所中,這種紙因為相當(dāng)方便好用而大受歡迎,并慢慢普及到一般家庭中,為公司創(chuàng)下了巨額利潤。
這個事例,讓我們看到,有時,成功仿佛只需在失敗之上打個洞。其實,很多事例都是如此,只要認識自己的不足,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完全有可能把自己的成功就建立在原先的不足之上。
是的,每個人都會有失敗,有短處??刹还苡龅绞裁礃拥氖。灰伎?,思考,再思考,不停止的努力,總能在失敗之上重新建立起成功來的。成功者不是天生就能成功的,只是從不放棄,及時反醒,最終化腐朽為神奇,乃至把成功建立在自己人的短處之上。
這樣,就如同在紙上打個洞,成功便屬于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