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1963年生,1989年起從事敬老事業(yè),1994年起擔任上饒市信州區(qū)常青敬老院院長至今。
榮譽:先后獲江西省婦女“十大道德標兵”、江西省首屆“五一”巾幗獎、上饒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和稱號。
“院址好,風景好,空氣好,綠化好,衛(wèi)生好,服務人員工作態(tài)度好……”一陣悅耳的歌聲從上饒市常青敬老院傳出。在這所遠近聞名的敬老院,有一位愛老敬老的院長,她叫鄭雪蘭,從事敬老事業(yè)17年精心呵護了近400位老人。
“就把我當成親生女兒吧”
說起鄭雪蘭,敬老院的每位老人都能講出幾個動人的故事。
1993年冬季的一天早上,78歲的老人羅兆書沒有像往常一樣起床吃早飯。鄭雪蘭推開他的房門,一陣臭味撲面而來。原來,老人拉肚子,身體、衣被上也都沾上了大便。鄭雪蘭二話沒說,拎來熱水要替老人擦身,可老人覺得不好意思,拉著衣服不肯脫。鄭雪蘭懇切地說:“弄臟了怎么能不換呢,我爸爸也有您這么大年紀了,您就把我當成親生女兒看待吧。”又是幫老人換洗,又是打掃衛(wèi)生,鄭雪蘭整整忙碌了一上午,才將老人安頓好。
長期從事敬老院工作中,鄭雪蘭努力學習,提高護理水平,不僅從生活上照料好老人,還慢慢積累了一套醫(yī)務護理老人的經(jīng)驗。遇到有精神疾病的老人,她會仔細觀察老人的行為,揣摩老人的心思,學講老人的方言,取得老人信任;為了照顧中風偏癱和臥床不起的老人,她學會了按摩,每天定時攙扶老人練習走路。
“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林實元老人的兒女慕名將父親從外地送來常青敬老院。入院前,老人的腳跌傷了,臥床不起。入院后,遠離親人加上行動不便,他總是心情煩躁。有一次,老人說要吃面條,鄭雪蘭趕緊做了一碗面條喂給老人,吃到一半,老人突然手一揮打翻碗說不吃了,要吃稀飯。面條灑了鄭雪蘭一身,她不僅沒生氣,還連說“好好好,吃稀飯”,又跑去盛來一碗稀飯喂老人。真誠溫暖著老人的心,“晚年生活得這么好,全是因為有了鄭雪蘭。”去世前,林實元老人對家人說。
像對待林實元老人一樣,鄭雪蘭將敬老院里的老人們都放在了心里。食療與睡補是老年人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給老人補充必需的營養(yǎng),鄭雪蘭帶領工作人員自己飼養(yǎng)豬、雞、鴨等,還利用業(yè)余時間到書店買回有關營養(yǎng)學方面的書籍仔細研讀。每天一大早,她都親自到菜市場選購適合老人的蔬菜水果,一日三餐盡量不重樣。要是有老人過生日,鄭雪蘭都要買來生日蛋糕,并親自下廚做生日宴。
“孤寡老人,需要人聊天解悶;患病老人,需要精心護理;殘疾老人,需要關愛幫助。為老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我就覺得快樂。”鄭雪蘭說。
勞動者感言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