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推薦我看這部電影,因為種種原因,一向拖到這天才觀看,可能前后拖了近一個月,趁著這天能偷點時間出來,趕快將這部電影看完了。坦言我并不喜歡看韓劇,因此一開始也是抱著隨意看看的想法觀看的,但看完給我的確有很多的感觸。
——題記
一向?qū)φ`解他人的劇情很有感觸,例如以前看《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排山蹈海樊梨花》中三驅(qū)樊梨花、《西雙版納》中小孩子的遭遇,都讓我掉過淚,或者,某些人想來還不可思議吧,其實我也不明白是因為自己的某些遭遇還是自己性格所決定的。這天看到的這部電影,也讓我有些絲絲心痛的感覺,突然感覺自己有些脆弱了,但是相對于以前好多了。
我想本片的中心是想表達(dá)對司法的公正的訴求,對父愛的偉大的贊美。這些我暫且不談,我想先對人性進(jìn)行解剖。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僅僅是一名智障者,然而警察官卻利用他的缺陷進(jìn)行誣陷;利用他的偉大父愛使他承認(rèn)本不屬于他的罪名,只為了自己盡快破案。那我們的民眾又在干什么呢?起哄,并自以為自己了解狀況的譴責(zé),這無疑加大了男主人公對社會的恐懼。在各種審查中,無不充斥著“慕尼黑會議”式的會議,當(dāng)事人都還沒參加了,決定就下來了。因為人的自私、黑暗以及自以為是使杯具就這樣發(fā)生了。
然而,我們再去看一下監(jiān)獄中的那些“罪犯”,他們是罪犯嗎?是,但他們更加能稱得上高尚的人。他們看到男主人的罪刑,先是憤怒,說明他們沒有失去最基本的人性,之后了解狀況后還一次次幫忙他,這又何嘗不是一次偉大呢?在一個人性冷漠的這天我們是否要反思?是否需要學(xué)習(xí)?
人性需要解剖,個性是這天的我們真的需要解剖自己,自己的亢奮是否真的是對的?還有媒體聽風(fēng)就是雨式的新聞又將誤導(dǎo)多少人?
撇開人性,該談?wù)勊痉?。片中不得不說得益于他本性的善良才在最后洗刷冤屈,如果不是巧合他救了監(jiān)獄中的老大,救了科長,他怎樣能有之后的“好運”?難道我們以后保證司法的權(quán)威和洗刷冤屈要靠運氣?這樣顯然是不行的,我們務(wù)必從源頭解決,從制度上保證。我想韓國的法律總還是要比中國的法律健全點吧,尚有這種事,那中國呢?我們?nèi)绾伪WC正常的法律訴求?當(dāng)民與官相斗,法院所分配的律師會保證公正性?應(yīng)對總總自己提出的疑問,我也無法解答,畢竟我不是這些專業(yè)的,缺乏對此的分析潛力,可我們難道不要去思考嗎?
不喜歡被誤解,更不喜歡被冤枉,其實這是我內(nèi)心真正脆弱的地方,或許無人識別,但我的心每每遇此,都一股心痛流淌。我期望在沒弄清楚真相之前,我們能夠冷靜,不要人云亦云。遇到嫌疑犯,請司法慎重對待。誤解或者冤案無可避免,但至少要盡力減少,遇到了,我們更要及時糾正,減少傷害。
末尾再講一個耳熟的故事:孔子的一位學(xué)生在煮粥時,發(fā)現(xiàn)有骯臟的東西掉進(jìn)鍋里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jìn)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xùn)了那位負(fù)責(zé)煮食的同學(xué)。經(jīng)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說呢?”
眼見尚且不必須為真,耳聽更是要仔細(xì)推敲。